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于申報國家第五批專精特新 “小巨人”企業及復核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通知

2023-02-28 16:50

北京市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決策部署,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及《北京市優質中小企業梯度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要求,現將國家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及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國家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

(一)申報主體

1.在北京市工商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規定,經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認定并在有效期內的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含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可申請國家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相關申請均不收取任何費用。審核堅持公平公正,未委托任何機構開展培訓,不需要也不建議通過任何中介機構輔助申請。企業只需如實填報,并提供資料即可。

3.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企業,不得申報并推薦:申請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的;近三年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的;有偷漏稅或其他違法違規、嚴重失信行為的。對于已列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產品的企業,不得申報;對于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已認定的前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存在控股關系(持股/被持股比例超過50%)的企業,以及同一集團內生產相似主導產品的企業,不得申報。

(二)申報條件

1.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工信部企業〔2022〕63號,以下簡稱《辦法》)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關認定標準(附件1),相關概念嚴格對照《辦法》中“部分指標和要求說明”(附件2)的標準。

2.申報系統中要求填報的最近一年經營數據統一按照企業2022年審計報告填報,并上傳2022年審計報告作為佐證材料。

(三)申報方式

本次申報采取線上填報與紙質報送相結合的方式,線上報送數據和線下報送的紙質版數據應保持一致。

1.線上系統報送。自愿申報國家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應在2023年3月15日至4月10日期間,按照本通知列明的申報材料清單(附件3),通過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zjtx.miit.gov.cn)完成信息填報和資料上傳。

企業申報期間如遇賬戶密碼找回、手機號變更等問題可咨詢平臺技術服務電話010-12381,接通后撥6再撥6,通過語音要求轉人工服務進行辦理。

2.紙質材料報送。申報企業應于2023年4月26日17:00前,通過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下載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請書(主要內容參照附件6),并將申請書紙質件裝訂成冊,一式三份提交至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大鐘寺怡和8號院7號樓一層)。申請書首頁“企業名稱”填寫企業全稱并加蓋企業公章,“推薦時間”統一填寫“2023年5月10日”,“推薦單位”統一填寫“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四)推薦流程

1.符合認定申報要求的企業通過線上線下進行自主申報。

2.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根據申報條件和審核情況,報請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后,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推薦國家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3.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對我市上報的推薦材料進行審核并實地抽查,根據審核結果,確定并發布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二、國家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

(一)復核主體

1.在北京市工商注冊登記,并經工業和信息化部2020年認定的國家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詳見附件5)自愿提出復核申請。參加復核的企業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規定。  

2.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出復核申請,相關申請均不收取任何費用。審核堅持公平公正,未委托任何機構開展培訓,不需要也不建議通過任何中介機構輔助申請。企業只需如實填報,并提供資料即可。

3.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企業,不得申請復核并推薦:申請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的;近三年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的;有偷漏稅或其他違法違規、嚴重失信行為的。對于已列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產品的企業,不得申請復核;對于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已認定的前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存在控股關系(持股/被持股比例超過50%)的企業,以及同一集團內生產相似主導產品的企業,不得申請復核。

(二)復核條件

1.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工信部企業〔2022〕63號,以下簡稱《辦法》)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關認定標準(附件1),相關概念嚴格對照《辦法》中“部分指標和要求說明”(附件2)的標準。

2.申報系統中要求填報的最近一年經營數據統一按照企業2022年審計報告填報,并上傳2022年審計報告作為佐證材料。

(三)復核方式

本次復核采取線上填報與紙質報送相結合的方式,線上報送數據和線下報送的紙質版數據應保持一致。

1.線上系統報送。自愿提出復核的國家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應在2023年3月15日至4月10日期間,按照本通知列明的申報材料清單(附件3),通過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zjtx.miit.gov.cn)完成信息填報和資料上傳。

企業申報期間如遇賬戶密碼找回、手機號變更等問題可咨詢平臺技術服務電話010-12381,接通后撥6再撥6,通過語音要求轉人工服務進行辦理。

2.紙質材料報送。申報企業應于2023年4月26日17:00前,通過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下載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申請書(主要內容參照附件6),并將復核申請書紙質件裝訂成冊,一式三份提交至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大鐘寺怡和8號院7號樓一層)。申請書首頁“企業名稱”填寫企業全稱并加蓋企業公章,“推薦時間”統一填寫“2023年5月10日”,“推薦單位”統一填寫“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四)推薦流程

1.符合認定復核要求的企業通過線上線下進行自主申報。

2.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根據復核條件和審核情況,報請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后,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反饋推薦名單和推薦意見。

3.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對我市反饋的推薦材料進行審核并實地抽查,根據審核結果,確定并發布通過復核的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對于不符合條件或未提交復核申請的企業將撤銷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4.為加強政策銜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印發復核通過的企業名單前,原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依然有效;名單印發后,原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自動失效,以該名單內企業為準。

三、簡單更名要求

參加復核的國家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稱如與附件5中的企業名稱不一致,涉及更名的企業需提供企業名稱變更證明(附件7)。其他各批次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如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名稱不一致,涉及更名且尚未提出更名申請的,一并按附件7要求提供變更證明。

四、其他說明

本次申報和復核工作未委托任何中介機構提供服務。企業如有申報和復核問題,請與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小企業處聯系咨詢。


附件:1.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標準

            2.部分指標和要求說明

            3.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及復核材料清單

            4.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請書

            5.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6.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申請書

            7.企業簡單更名申請表


中小企業處咨詢電話: 010-55578438

Call Center咨詢電話:010-82176996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3年2月28日



附件1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標準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需同時滿足專、精、特、新、鏈、品六個方面指標。

一、專業化指標

堅持專業化發展道路,長期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截至上年末,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以上,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70%,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

二、精細化指標

重視并實施長期發展戰略,公司治理規范、信譽良好、社會責任感強,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注重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截至上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三、特色化指標

技術和產品有自身獨特優勢,主導產品在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達到10%以上,且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擁有直接面向市場并具有競爭優勢的自主品牌。

四、創新能力指標滿足一般性條件或創新直通條件。

(一)一般性條件。需同時滿足以下三項:

1.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均不低于3%;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5000萬元-1億元的企業,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均不低于6%;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同時滿足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8000萬元以上,且研發費用總額3000萬元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重50%以上。

2.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3.擁有2項以上與主導產品相關的Ⅰ類知識產權,且實際應用并已產生經濟效益。

(二)創新直通條件。滿足以下一項即可:

1.近三年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

2.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強企業組名單。

五、產業鏈配套指標

位于產業鏈關鍵環節,圍繞重點產業鏈實現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應用,發揮“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

六、主導產品所屬領域指標

主導產品原則上屬于以下重點領域: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軟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網絡強國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領域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