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北京市 西城區科普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2023-03-29 09:50
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關于印發《北京市 西城區科普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促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升本區科普工作能力,規范科普基地運行管理,促進科普資源向社會開放共享,推動科普事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和《北京市科普基地管理辦法》,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制定了《北京市西城區科普基地管理辦法》,現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 2023年3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21-2035 年)》《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北京市科普基地管理辦法》和《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 (2021-2035 年)》,提升本區科普工作能力,規范科普基地運行管理,促進科普資源向社會開放共享,推動本區科普事業的發展,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西城區科普基地(以下簡稱“區科普基地”) 是西城區開展社會性、群眾性、經常性科普活動的有效平臺,是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提升公民科學素養的重要載體。 第三條 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本辦法所指的區科普基地,是指在本區行政區域內,由政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組織等興辦,面向社會開放,在科學傳播、科普創作、科普活動、科普展教品開發科普知識培訓等方面發揮引領、帶動和輻射作用的場所或機構。區科普基地包括科技場館類、科普研發類和科技傳播類三類。 第四條 區科普基地由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 以下簡稱“區科技和信息化局”) 和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區科協”) 共同命名。 第五條 區科普基地采取“政府引導、示范引領、定期考評動態調整”的培育與管理機制。 第六條 本辦法適用于區科普基地的申報、命名、運行、管理和服務。 第二章申報 第七條 申報命名為區科普基地,應為西城區行政區域內登記或注冊的法人單位或受法人單位依法委托獨立開展科普活動的單位。 第八條 申報單位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制定了科普工作管理制度和年度科普工作計劃,有一定數量的專職科普工作人員;有開展經常性科普工作的經費來源具備開展科普工作的場所或線上科普服務載體。 (二)面向公眾開展群眾性、社會性和經常性的科普活動,對中小學生給予優先和優惠。 第九條 除符合上述基本條件外,申報不同類型的區科普基地還需具備以下條件: (一)科技場館類機構包括科技館、自然博物館、天文館( 站臺 )、氣象臺 (站)、地震臺 (站) 以及高校和科研機構設立的對外開放的植物園、標本館、陳列館等。
(二)科普研發類機構應從事科普設備、展品、教具等科普產品的研究開發。有明確的研究開發方向和年度研究開發計劃,有固定的場所、儀器設備及其他必需的研發條件,研究開發人員不少于 6名;每年投入的科普產品研究開發經費應不低于本單位研發費用的 30%;每年研發的科普設備、展品、教具等科普產品不少于 10 個并實際用于開展科普活動。 (三)科技傳播類機構應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包括廣播電視臺、網站、報社、雜志社、出版社、企業等,有專門從事科普內容策劃、制作、編輯等職能的部門和不少于 5 名的專職科普工作人員;每年原創科普圖文不少于 50 篇,或原創科普圖書出版不少于 2本,或原創科普音頻、視頻不少于 10 個;原創科普內容在主流平臺傳播,每年覆蓋人群不少于 10 萬人次 第十條 各街道負責轄區內區科普基地推薦申報,區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亦可結合各自職責推薦申報,并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 第十一條 申報單位應保證其所提交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第十二條 區科技和信息局、區科協每年組織一次區科普基地命名申報工作,對 3 年有效期滿的區科普基地組織復核,復核通過的可繼續命名為區科普基地,有效期 3 年。 第三章命名 第十三條 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區科協負責組織專家對申報單位進行評審,包括形式審查、網上初審、會議評審與專家實地踏勘相結合的方式,作出評審結果。 第十四條 評審結果在西城區人民政府和區科協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為 5 個工作日。 第十五條 經評審合格、社會公示無異議的申報單位,命名為“西城區科普基地”,自命名之日起 3年內有效。 第四章 運 行 第十六條 區科普基地應將其服務內容、開放時間、優惠措施、接待制度等相關信息,在其營業所在地戶外顯著位置、門戶網站面向社會公開。 第十七條 區科普基地應主動策劃開展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科普活動,應結合自身特色優勢,創作科普內容、開發科普產品,積極參加國家、市、區重大科普活動,在科技周、科普日等大型活動及寒暑假期間對公眾免費或優惠開放??破請鲳^類科普基地每年策劃開展的主題科普活動不少于 10 次、科普研發類科普基地不少于 6 次、科技傳播類科普基地不少于 12 次。 第十八條 區科普基地每年應向所在街道提交年度科普工作報告,包括基地運營、開放、服務、建設等情況信息. 第五章管理。 第十九條 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區科協負責區科普基地管理辦法的制定和實施,加強對科普基地工作的檢查,規范和指導區科普基地開展科普工作,推動區科普基地能力建設。 第二十條 各街道負責對轄區內區科普基地進行屬地化管理建立常態化檢查機制,開展日常管理,審核和匯總轄區內區科普基地年度科普工作報告并提交區科技和信息化局。 第二十一條 區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結合各自職責應對命名為區科普基地的所屬單位加強日常監管,對推薦并命名為區科普基地的單位開展科普工作給予指導和協調。 第二十二條 各街道在日常管理或審核轄區內區科普基地年度科普工作報告中發現不符合條件的,應將有關情況向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及時反饋,由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區科協組織復查,如情況屬實,相關區科普基地應進行整改,整改期為一年,整改期間不得以區科普基地名義對外開展工作。 第二十三條 區科普基地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區科協可在有效期內取消該區科普基地命名:
因上述情況撤銷區科普基地命名的,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區科協將相關責任單位或個人納入科研信用記錄。 第六章服務 第二十四條 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區科協創造有利條件,支持區科普基地的科普能力建設、人才培養、科技資源科普化等工作鼓勵利用虛擬現實、視聽等新技術手段打造前沿技術示范應用科普場景,組織講座、培訓、學習交流等活動,協調專家、媒體等社會資源為區科普基地提供服務,組織區科普基地參加國家、市級和區級科普活動。 第二十五條 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區科協根據區科普基地的實際需求和條件,支持區科普基地高質量發展,向國家、市有關部門推薦申報國家級和市級科普基地。區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區全民科學素質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培育和支持本行業、本領域科普基地創建。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解釋權屬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區科協。 政策文件:關于印發《北京市西城區科普基地管理辦法》的通知.pdf 配套解讀:【問答解讀】北京市西城區科普基地管理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