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經費助力一季度“開門紅”,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04-10 09:20來源:資源配置與管理處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就沖刺”的決心和態度,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下好創新“先手棋”,跑出發展“加速度”,一季度預算執行進度達到39%,提前超額完成全市要求。以財政資金支持創新主體,共支持1200余家創新主體,90%落地“三城一區”,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科技動能。

一是加快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圍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突出使命驅動、任務導向,加快資金撥付,推進在京國家實驗室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對基礎性、戰略性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展開攻關,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持續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完善“五新”機制,強化資金保障,支持建設7家新型研發機構,不斷探索優化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的“北京實踐”。

二是服務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

通過“達標即享”,采取分批實施、信用承諾、先行撥付方式,支持233家科技型小微企業關鍵技術創新,覆蓋我市9個區,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5大高精尖領域,帶動企業研發投入9.9億元,平均每家425萬元,財政資金撬動企業研發投入倍數約35倍。建立財稅政策聯動機制,有效引導企業申請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度達到13億元,預計為企業減免所得稅約1.5億元,以“真金白銀”換市場主體輕裝上陣。按照“免申即享”“市區聯動”,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小升規”工程,助力第一批51家中小微企業提檔升級,覆蓋我市7個區,涵蓋智能制造、新材料等6大高精尖領域,加快形成梯次接續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格局。

三是實施外資研發中心研發激勵計劃

緊抓“兩區”“三平臺”建設機遇,以全球視野謀劃國際化發展布局,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國際創新合作,引導4家外資研發機構深耕醫藥健康、智能制造等領域,帶動研發投入近4億元,同比增長約87%,充分展現首都作為吸引外資落地、鼓勵外資投入、支持外資發展策源地的示范作用。